印象江北——半浦古渡
天灯石柱
清晨的风吹皱了姚江,也吹醒了位于慈城镇的半浦古渡。
伴随着一阵马达声,摆渡人启动了柴油机,等待着赶早的乘客上船。透过云层的第一缕阳光打在渡口边的天灯石柱上,让历经150余年风雨、宁波地区现存最完好的天灯石柱愈发生动。
江水悠悠,机动船驶向对岸的高桥,荡起了涟漪,仿佛还能看到许多年前老船工摇着双橹的背影。
半浦渡,古称鹳浦古渡,想必渡口曾引来无数鹳鸟,在此栖居,鸣唱其间。半浦古渡始创于何朝何代,已不得而知。早在800年前,它就牢牢占据了水上交通要冲。从这里,东达上海,北接慈城,通江接海,舟车往来。
渡亭内立着一通清代《义渡碑示》,显示道光末年郑氏家族中人禀呈官府,称郑氏宗族世居半浦,捐田造渡,于咸丰元年打造了三艘渡船,雇工分撑,昼夜轮流免费接送行人,大隐、高桥等地的渡客肩挑山货来此赶集,每日接近千人。
姚江如练,游客如织,客商在此上岸经营,中转货物,集市兴隆。清代当地人郑彦邦写有《登三星阁》诗:“杰阁登临晚,寒村古渡头。暗潮生极涌,落日送孤舟。水市鱼虾贱,江皋桔柚秋。暂归人如客,望远不胜愁。”半浦古渡曾经的繁华,在诗中可见一斑。
一桨一橹的背后,还有不绝于耳的读书声流淌在岁月的长河中。在这半浦渡,曾迎来一船船珍贵的书籍。《四明谈助》称半浦“有郑氏世家,藏书最富”。
康熙年间,一代鸿儒、思想家黄宗羲在余姚黄竹浦的老宅失火,遗留给子孙的藏书损毁大半。远在半浦村的黄宗羲再传弟子郑性得知后,星夜赶往姚江边的黄竹浦村,把黄宗羲“续钞堂”残余图书,用船载至半浦。又遵父郑梁遗愿,建造藏书楼,于雍正元年(1723年)落成,并命名为“二老阁”,以纪念同在刘宗周门下就学的黄宗羲和郑氏祖父郑溱。这里的藏书最多时达到5万余卷,可比肩范氏天一阁。
渡口是人们上岸歇脚的终点,也是送客远行的起点。古往今来,半浦古渡迎来过文学家、史学家、藏书家,也送别过远涉江湖的半浦子弟。半浦村人孙衡甫乘船到上海打拼,最终成为银行巨子。1926年,他捐款建造的半浦小学建成,从此传出了童子们的琅琅书声。
渡口,拉近了古村与世界的距离。
交通发达的现在,半浦古渡日均载送乘客不过百人,但它很幸运,并没有在历史的时光中被人遗忘。“历时久远的古村大多陈旧落寞,支离破败,然而半浦人却分期分批地整理,先把精华修缮出来,再着手其他。即使精华也一座座地精修细做,不急不躁。”在冯骥才的文章《半浦村记》中,可以看到当地老百姓敬畏历史与传统,做好古村保护传承的大文章。得以修缮的“百岁”天灯石柱,如今继续伫立在半浦古渡边,温暖着天涯旅人的心,静看着往来的人们,诉说着往昔的辉煌,镌刻着岁月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