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良家风家教推进新时代乡村道德治理
朱潇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新时代乡村道德治理是“三治融合”之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举措。优良家风家教是乡村道德治理的基础和基点,优良家风家教有助于提升乡村道德素质、化解乡村道德风险、优化乡村道德环境,进而提升新时代乡村道德治理的总体效能。
一、以优良家风家教提升新时代村民道德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考察时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乡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方面,优良家风家教有助于锤炼村民个体道德品质。村民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行动主体和全程参与者,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现代农业生产知识技能,还需要养成优良的公民美德。家庭是村民完善自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第一道德土壤。另一方面,优良家风家教有助于培育村民群体的道德风貌。优良家风家教文化是村民个体道德养成最基础、最直接的方式,更是培养村民群体良好社群伦理的首要途径和涵养方式。因此,优良家风家教有助于培育村民群体社会公德,从而以无形而有力的方式净化乡里民间的德风良俗,优化乡村社区的礼仪秩序和伦理风貌。
二、以优良家风家教化解新时代乡村道德风险
当今乡村社会,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人口流动性增强,导致乡村的血缘性、地缘性式微,价值观念呈多元化趋势,乡村道德问题不断涌现,少数地方道德公序失效,不孝不敬、邻里不睦等现象增多,陈规陋习盛行。因此,以优良家风家教防范化解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防范和降低乡村道德风险就显得十分必要。
分析当下乡村道德风险的诸多原因和表象,不难发现,所有伦理问题或道德风险引发的乡村群体冲突事件,不仅违背伦理道德,有时还会触犯法律底线,对个人、家庭、群体和乡村社区秩序带来诸多挑战和损害,极大地阻碍甚至破坏乡村社会的稳定秩序和协调运行。因此,要积极主动地防范并有效化解乡村道德风险。需要良好的家教家风建设筑起第一道家庭伦理堤坝,为匡正乡风民风发挥源头性的净化预防作用。要充分发挥优良家风家教的功能,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把握乡村社会发展规律,有序开展乡村道德风险动态排查,不断提升乡村道德风险防范水平,促进乡村安定与和谐发展。
三、以优良家风家教优化新时代乡村道德环境
良好的道德环境是新时代乡村道德建设的主要载体。要发挥优良家风家教的德治作用,推动优化乡村道德环境。首先是优化乡村家庭伦理环境。家庭的道德伦理环境既是乡风民风的滋养之地,也是乡村道德文明的重要体现。要通过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树立家教家风榜样、评选村民道德模范等活动,弘扬优良家风家教,营造友好型家庭氛围,优化家庭道德环境,进而促进乡风文明。其次是优化乡村邻里道德环境。优良家风家教是孕育乡村邻里伦理美德的社会基础,是优化乡风建设、提升乡邻道德水准的必要条件,也是调节乡村邻里关系的伦理保障。要将家风家教融入乡村邻里教育,传承“里仁为美”“邻里守望”的乡村邻里美德,建立“与邻为善”的新型乡村邻里伦理关系,激发乡村邻里互帮互助意识,优化乡村邻里道德环境。最后是优化乡村制度道德环境。要以优良家风家教推动实现道德教育制度化、科学化。根据乡村实际需求,将优良家风家教与乡村制度建设相融合,合理制定乡村社区管理规章制度和村民文明公约,通过建立乡村社区道德评议制度和乡村诚信体系机制,强化村民遵守道德规范,增强村民法治意识、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深入发挥明导向、正民心、树新风的善治作用。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特约研究员)